“入指”效应产生的磁吸力日益显现,国际资本持续布局人民币债券。综合上海清算所和中央结算公司最新数据,新的关口近在眼前——截至10月底,境外投资者持有人民币债券规模为3.85万亿元,直逼4万亿元大关。国际金融协会(IIF)最新数据显示,10月新兴市场国家资金流入总额中,逾50%流向中国市场。业内人士认为,境外投资者对于人民币债券的结构性资产配置需求旺盛,资金流入趋势仍将持续。
10月29日,富时罗素将中国国债纳入富时世界国债指数(WGBI),中国债市至此跨越与全球市场接轨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对于境外投资者来说,这一时间点具有重要信号意义。“WGBI纳入中国国债,将进一步驱动国际投资者对中国国债的被动和主动配置。”瑞银全球金融市场部中国主管房东明表示,瑞银持续观察到,全球投资者对中国债券市场进行资产配置具有热切需求。
中国债券市场已感受到境外资金的“跃跃欲试”。受“入指”驱动,境外投资者开启加速布局,同时参与我国债市的活跃度显着提升。中央结算公司9日发布债券托管量数据显示,10月份,境外机构的人民币债券托管面额为35167.4亿元,较9月增加226亿元。
债券通公司表示,WGBI纳入首日,来自日本资产管理公司的ETF和基金交易活跃。从交易数据来看,环比和同比涨幅均明显走高。数据显示,10月,债券通日均交易量达279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18%,同比增长63%。
“WGBI纳入可能带来月均约250亿元人民币的资金流入,这相当于今年前9个月境外机构所持国债的月均净增量的50%以上。”瑞银证券中国利率市场策略分析师夏愔愔说,预计今年全年中国债券市场的外资流入规模有望达到8000亿元人民币。
今年以来,境外机构对于人民币债券的配置兴趣持续处于高位。截至2021年10月末,境外机构持有银行间市场债券3.85万亿元,约占银行间债券市场总托管量的3.4%,较去年末增加近6000亿元。
除了“入指”这一最新利好,还有哪些因素促成了境外投资者对于人民币债券的青睐?业内人士认为,中美之间10年期国债利差维持高位、人民币币值稳定等因素,推动境外投资者保持增配人民币债券的趋势。
夏愔愔认为,一是当前中美10年期国债的利差维持在150BP上下,高于2015年以来的历史均值水平,二是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相对平稳,这两方面因素都推动境外投资者人民币债券配置的继续增长。
德意志银行集团大中华区宏观策略主管刘立男看好中国债券市场对境外投资者的持续吸引力。她认为,以人民币货币和收益率波动来衡量,人民币债券在新兴市场资产中被公认为相对安全的资产。除港元和新币等与美元挂钩的货币外,人民币是亚洲波动最小的货币,其波动率远低于G10货币。
“主动型资产管理基金和全球储备基金对结构性配置的需求加速了离岸资金流入中国债市,而且这一结构性流入趋势仍将持续。”刘立男说。
事实上,在全球范围内,中国市场正成为国际资本汇聚之地。IIF数据显示,10月,流入新兴市场国家的投资总额为249亿美元,股票和债券市场均迎来资金流入,分别为48亿美元和201亿美元。其中,中国股市流入73亿美元,中国债市流入63亿美元,合计占据新兴市场国家当月流入资金总额的54.6%。
【实行资本管控阻止货币暴跌 阿根廷政府已达“违约”边缘】9月1日阿根廷政府授权央行限制购买美元,以阻止外汇储备流失和比索的暴跌。这项措施预计将在今年年底前实施,主要出口企业将需要获...
截至(4月29日)收盘,沪指报2822.44点,涨12.42点,涨幅为0.44%;深成指报10514.17点,涨13.03点,涨幅为0.12%;创业板指报2030.48点,跌0.25点,跌幅为0.01...
11月3日,人民币中间价报6.4079,下调70点,上一交易日中间价报6.4009,在岸人民币上一交易日收报6.3985。...
刺激方案希望趋于暗淡,美元大幅飙升,黄金下挫近40美元击穿1890关口...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日前在出席芬兰央行新兴经济体研究院成立30周年纪念活动时透露,截至今年10月8日,数字人民币试点场景超过350万个,累计开立个人钱包1.23亿个,交易金额约560亿元。...
“入指”效应产生的磁吸力日益显现,国际资本持续布局人民币债券。综合上海清算所和中央结算公司最新数据,新的关口近在眼前...
周二(11月9日)美元指数小幅下跌,投资者等待周三将公布的通胀数据以衡量物价是否加速上升。...
周二(11月9日)美元指数在震荡交投中下跌,尾盘跌0.08%,报92.97,投资者等待周三将公布的通胀数据以衡量物价压力是否加速上升。...
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近日报道称,世界银行近期表示,全球油价近期的大幅上涨可能会威胁经济增长,而且价格在2023年之前不太可能回落。...
周二,纽约联储发布报告称,因价格上涨推高了与住房和汽车相关的债务,美国第三季度家庭债务首次超过15万亿美元,家庭债务较上年同期增长6.2%。...
版权所有 @2010-2019 安卓MT4网 www.zheshangpme.com 沪ICP备15014470号-14
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