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俄乌冲突引发油价飙升、各国通胀居高不下等因素影响,市场对全球经济出现衰退的担忧不断加剧,近期多家华尔街投行和分析机构也对此发表不同观点。
高盛经济学家在一份报告中表示,市场对2023年美国出现经济衰退的担忧正在加剧。投资者越来越担心,俄乌冲突加剧的通胀将破坏美国已经持续了22个月的经济复苏。
根据高盛统计的数据显示,标普500指数近几周的下跌表明,美国经济衰退的可能性约为40%,这将导致估值和企业盈利的下降。此外,以Jan Hatzius为首的经济学家估计,美国经济在未来一年出现衰退的可能性为20%-35%,这与基于美国国债收益率的模型基本一致。
该行经济学家表示:“虽然我们的基准预测假设,服务业将进一步重新开放,过剩储蓄带来的支出将保持未来几个季度的实际GDP增长为正,但是,围绕前景的不确定性也高于正常水平。”
因此,高盛经济学家将2022年美国GDP预期从2.0%下调至1.75%,以反映油价上涨以及与俄乌冲突有关的其他拖累经济增长的因素。此外,“自俄乌冲突升级以来,我们统计的金融状况指数进一步收紧,这意味着经济面临更为消极的增长动力,”该行经济学家补充道。
高盛并非唯一认为美国将出现经济衰退的投行。包括Andrew Pauker、Serena Tang和Michael Wilson的摩根士丹利策略师在3月18日的一份报告表示:“我们正朝着一个政策收紧、每股收益增长放缓、风险资产回报更缓和的环境快速发展。”
该行策略师认为,美国经济已经出现了放缓的迹象。根据该行统计的周期指标(综合了关键的周期性数据,以了解经济处于周期的哪个阶段,以及按资产类别划分的利空/利好因素)显示,指标正处于“扩张”阶段,数据高于趋势并不断上升,这表明经济正处于周期的中后期。策略师表示:“按照目前的速度,该指标可能在2-4个月内见顶,并在5-10个月内从目前的水平转向‘低迷’。”
对此,摩根士丹利的策略师表示,予以全球股市“持有”评级,同时,相对于美国,该行更看好全球其他地区的资产;予以信贷工具“持有”评级,相对投资级债券,更看好高收益率债券;建议增持大宗商品,减持政府债券;对于美国股票策略,该行策略师建议采取防御策略,如食品/饮料/烟草、保险、公用事业、房地产、电信和制药。
不过,摩根大通分析师Marko Kolanovic则认为,经济衰退的风险不大。该分析师在3月17日的一份报告中指出,虽然包括创新、科技、生物技术和新兴市场在内的股票板块“已经反映出严重的全球经济衰退,但我们认为这不会成为现现实”。该行表示:“从我们称之为泡沫的那一刻起,这些板块下跌了60-80%,我们认为这是回调的结束,也是某些领域流动性驱动的过度调整。”他建议投资者开始增持受创的创新和科技股,并看好大宗商品和大宗商品股票。
尽管如此,Kolanovic并没有排除欧洲面临经济衰退和美国经济进一步放缓的可能性。
另外,评级机构穆迪也认为,从全球经济来看,其基本预测认为,俄乌冲突将降低全球经济增长预测,但不会使全球经济增长脱轨。穆迪分析师预计,二十国集团(G20)经济将增长3.6%,低于该机构在2月份4.3%的预期。以CSR高级副总裁Madhavi Bokil为首的分析师在3月17日的一份报告中写道:“俄罗斯是G20中唯一一个我们预计今年将出现经济萎缩的经济体。”
而对于美国经济,穆迪将其2022年实际GDP增长预测下调0.6个百分点至3.7%,将2023年实际GDP增长预测下调0.2个百分点至2.5%。
但穆迪也给出了全球经济可能陷入衰退的下行情景,并预计可能会由以下其中一个因素引起:一是俄罗斯对欧洲的石油和天然气出口被削减,从而引发油价飙升;或者出现俄乌冲突扩大到其他国家,从而令全球经济受到影响;另外,新一轮疫情、货币政策失误和社会风险也有可能会抑制全球经济增长。
韩联社报道称,韩方对于美方在谈判中的“薅羊毛”行为早有准备。毕竟在今年3月,韩美就已签订了第10份防卫费分担金协定。...
苹果的反击?向高通索赔90亿美元?...
在过去四年里,对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任何一位华尔街资深交易员或许都再为熟悉不过。...
周一(1月10日)美油尾盘下跌0.6%,报收78.43美元/桶。...
上周,美联储议息会议决定加息25个基点,符合市场预期。此外,美联储公布多轮加息计划,体现出遏制高通胀的决心,这在一定程度上提振了股市表现...
美元兑人民币若无法突破120日均线,则可能再度进入区间震荡行情。...
随着俄乌冲突进入第四周,交易员们正开始重新评估这场地缘政治危机对他们投资策略的影响。...
美联储官员周五释放鹰派立场,未来一到两次会议或加息50个基点。...
由于俄乌冲突引发油价飙升、各国通胀居高不下等因素影响,市场对全球经济出现衰退的担忧不断加剧,近期多家华尔街投行和分析机构也对此发表不同观点。...
大摩指出,美国GDP和企业盈利已超过过去几轮周期的峰值,目前正在急剧减速。今年库存过剩的风险加大,特别是在需求远高于趋势水平的领域,如非必需消费品和科技产品。...
版权所有 @2010-2019 安卓MT4网 www.zheshangpme.com 沪ICP备15014470号-14
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